摘要:圆柱蜗杆、蜗轮的精度(摘自GB 10089- 1988) 圆柱蜗杆、蜗轮精度是根据GB 10089-1988 编写的,适用于轴交角=90,模数m1mm, 蜗杆分度圆直径d400mm ,蜗轮分度圈直径暇 4000mm;基本蜗杆可为阿基米德蜗杆(ZA蜗 杆)、渐开线蜗杆(ZI蜗杆)、法向直廓蜗杆(ZN 蜗杆)、
圆柱蜗杆、蜗轮的精度(摘自GB 10089-
1988)
圆柱蜗杆、蜗轮精度是根据GB 10089-1988
编写的,适用于轴交角Σ=90°,模数m≥1mm,
蜗杆分度圆直径d≤400mm ,蜗轮分度圈直径暇
≤4000mm;基本蜗杆可为阿基米德蜗杆(ZA蜗
杆)、渐开线蜗杆(ZI蜗杆)、法向直廓蜗杆(ZN
蜗杆)、锥面包络圆柱蜗杆(ZK蜗杆)和圆弧圈
柱蜗杆(zc蜗杆)。
1术语定义和代号(见表8.5-19)
2精度等级
国标对蜗杆、蜗轮和蜗杆传动规定12个精度等
级,第1级精度最高,第12级精度最低。
按照公差的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保证作用,将
公差 (或极限偏差)分成三个公差组:
根据使用要求不同,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
度等级组合,但在同一公差组中,各项公差与极限偏
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。
蜗杆和配对蜗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,也允
许取成不相同。对有特殊要求的蜗杆传动,除Fr、
F''i、f''i、fr项目外,其蜗杆、蜗轮左右齿面的精度等
级也可取成不相同。
3齿坯的要求
蜗杆、蜗轮的加工、检验和安装的径向、轴向基
准面应尽可能一致,并应在相应的零件工作图上予以
标注。蜗杆、蜗轮的齿坯公差,包括轴、孔的尺寸、
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基准面的跳动公差列于表8.5-
20、表8.5-21。
4蜗杆、蜗轮的检验和公差
(1)蜗杆、蜗轮的检验
根据蜗杆传动的工作要求和生产规棋,在各公差
组中,选定一个检验组来评定和验收蜗杆、蜗轮的精
度。当检验组中有两项以上的误差时,按最低的一项
精度来评定蜗杆、蜗轮的精度等级。
第I公差组的检验组
5蜗杆传动副的检验和公差
(1)蜗杆传动的检验
蜗杆传动的精度主要以蜗杆副的切向综合误差
ΔF'ic、蜗杆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好ΔF'ic和蜗杆副的接
触斑点的形状、分布位置和面积大小来评定。
对5级和5级精度以下的传动,允许用蜗杆副的
切向综合误差(ΔF'i)和蜗轮一齿切向综合误差
(ΔF'i)代替ΔF'ic、ΔF'ic的检验,或以蜗杆、蜗轮相
应公差组的检验组中最低结果来评定传动的第I,Ⅱ
公差组的精度等级。
对不可调中心距的蜗杆传动,检验接触斑点的同
时,还应检验Δfa、Δfz和ΔfΣ。
6蜗杆传动副的侧陈规定
GB 10089-1988中规定蜗杆传动的侧晾共分八
种: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和h。最小法向侧隙值以a
为最大,其他依次减小,h为零,如图8.5-14所示。
侧隙种类与精度等级无关。
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来选择传动的侧隙种
类。各种侧隙的最小法向侧隙jnmin值列于表8.5-29。
传动的最小法向侧晾由蜗杆齿厚的减薄盘来保
证,即取蜗杆齿厚上偏差Eaal=-(jnmin/cosαn+EsΔ),
蜗杆齿厚下偏差Eail=Easl-Tal,EaΔ为制造误差的补
偿部分,其值列于表8.5-31,Tsl为蜗杆齿厚公差,
其值列于表8.5-30,
蜗轮齿厚上偏差Eas2=0,蜗轮齿厚下偏差Eai2=
-Ta2,Ta2为蜗轮齿厚公差,其值列于表8.5-32。
对于可调中心距传动或不要求互换的传动,其蜗
轮的齿厚公差可不作规定,蜗杆齿厚的上、下偏差由
设计确定。
对各种侧隙表列数值系蜗杆传动在20℃时的情
况,未计人传动发热和传动弹性变形的影响。传动中
心距的极限偏差±fa见表8.5-26。
7工作图上的标注
在蜗杆、蜗轮工作图上,应分别标注精度等级,
齿厚极限偏差或相应的侧晾种类代号和圆柱蜗杆、蜗
轮精度国标的代号。标注示例如下:
1)蜗杆第Ⅱ,Ⅲ公差组的精度为5级,齿厚极
限偏差为标准值,相配的侧隙种类为f,则标注为
8装配图上的标注
在蜗杆传动的装配图上,应标注出配对蜗杆、蜗
轮的精度等级,侧凉种类代号和国柱蜗杆、蜗轮精度
的国标代号,标注示例如下。
1)传动的三个公差组的精度同为5级,侧隙种
类为f,则标注为
9公差数值表(见表8.5-20~表8.5-32)
10误差与相关关系式(见表8.5-33~表8.5-35)
文章分享: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