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2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 轴的径向位置一般由两个支承共同限定,而轴向 位置则可以有不同的限定方法,由此可将支承结构分 为以下3种基本形式。 2.1两端固定支承 两端固定支承,指两个支承端各限制一个方向的 轴向位移的支承形式。 在纯径向载荷成轴向载荷较小的
2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
轴的径向位置一般由两个支承共同限定,而轴向
位置则可以有不同的限定方法,由此可将支承结构分
为以下3种基本形式。
2.1两端固定支承
两端固定支承,指两个支承端各限制一个方向的
轴向位移的支承形式。
在纯径向载荷成轴向载荷较小的联合载荷作用下
的轴,一般采用向心轴承组成两端固定支承(图
14.4-2),并在其中一个支承端,使轴承外圈与外充
孔间采用较松的配合,同时在外圈与端盖间留出适当
的空隙,以适应轴的受热伸长。


支承部件在工作中,轴的温度一般高于外壳的温


支承部件在工作中,轴的温度一般高于外壳的温
度,因此轴与轴承内圈的膨胀量(包括轴向伸长量
和径向膨胀量)均大于外圈。这种变化对于面对面
排列的支承结构,将使游隙减小,而对于背对背排列
的圆锥滚子轴承支承结构,其游隙变化可分以下3种
情况(图14.4-4).
1)外滚道锥顶重合时,轴向膨胀量和径向膨胀
量基本平衡,预调游隙保持不变。
2)外滚道锥顶交错时,径向膨胀量大于轴向膨
胀量,工作游隙减小。
3)外滚道锥顶不相交时,轴向膨胀量大于径向
膨胀量,工作游隙增大。


2.2固定-游动支承
固定-游动支承指在轴的一个支承端使轴承与轴
及外壳孔的位置相对固定(称固定端),以实现轴在
该方向上的轴向定位。而在轴的另一支承端,使轴承
与轴或外先孔间可以相对移动(称游动端),以补偿
轴因热变形及制造安装误差所引起的长度变化,见图
14.4-5.


显然,在这种支承中,轴的轴向定位精度取决于
固定端轴承轴向游隙量的大小。因此用一对角接触球
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组成的固定端的轴向定位精度。
要比用一套深沟球轴承的精度高。
固定端轴承通常可选用:
1)深沟球轴承,以承受径向载荷和一定的轴向
载荷.
2)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,承受径
向载荷和双向轴向载荷。
3)向心轴承与推力轴承组合,或者不同类型的
角接触轴承组合,以分别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。
固定端轴承的内外圈,应分别与轴和外壳孔作轴
向定位和固定。
游动端对轴的长度变化的补偿,最简单有效的方
法是采用内圈无档边或外圈无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。
当采用其他类型轴承时,可根据载荷形式和工作条
件,分别使内圈与轴或外圈与外壳孔成间隙配合,以
满足轴向游动的需要。
固定一游动支承的运转精度高,对各种工作条件的
适应性强,因此在各种机床主轴、工作温度较高的蜗
杆轴以及跨距较大的长轴支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2.3两端游动支承
两端游动支承结构中两个支承端的轴承,都对轴
不作精确的轴向定位,因此都属于游动支承。此类支
承常用于轴的轴向位置已由其他零件限定的场合,如
人字齿轮轴支承。
几乎所有不需要调整的轴承,均可用作游动支
承。如用深沟球轴承或调心滚子轴承构成游动支承,
内外圈之一采用间隙配合,用内圈或外圈无挡边圆柱
滚子轴承作游动支承时,轴承本身就可进行长度调
整。角接触球轴承不宜用作游动支承。
两端游动支承不需精确限定轴的轴向位置,因此
安装时不必调整轴承的轴向游隙。工作中,即使处于
不利的发热状态,轴承也不会被卡死。
常见支承结构见表14.4-1。






(责任编辑:laugh521521)
上一篇: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——轴承配置
下一篇:轴向紧固——轴向定位
文章分享: |
|